【“鐵嶺好人”風采錄】
呂剛:愛心冰箱溫暖一座城
2022-05-12 11:15來源:鐵嶺日報社
【字體:大中小】
3年,一個動念,一種堅持,一個愛心冰箱溫暖一座城。
2000年,16歲的呂剛在軍營里暗下決心,要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彰顯軍人本色,發揮自己的正能量。退役后,呂剛自主創業在銀州區開了一個汽車修理部,身份變了,但諾言沒變。碰到有的客戶汽車遇到的一些小毛病,他從來不收錢,修車的價格也是比周圍的同行低了很多。
2019年,一個愛心冰箱在銀州區龍首市場后身的外環路邊落地,過往的居民、環衛工人、園林工人和外賣小哥、戶外工作者等人群,看到免費飲水的愛心冰箱便可以前去免費飲用,讓他們隨時隨地喝到一杯清涼之水,感受到社會的熱情關愛。
談到為何要設立免費飲水點時,愛心冰箱的主人呂剛表示,在高溫悶熱的伏天里,每天在店門口都能看見很多戶外工作者頂著高溫完成工作,除了不可避免的辛苦,還有中暑的情況。于是他決定在自己店門前擺放一臺冰箱,24小時免費為行人提供礦泉水,路人路過口渴了想喝就喝。
呂剛說,早在幾年前他就加入了一個公益組織,每天捐一元錢,當金額達到一定的時候,就會找一些受助對象,送一些米面油或者現金之類的。后來因為自己開店也沒有太多時間去參加活動,就想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些別的事情,于是他便弄來了一臺冰箱,免費為路人提供飲用水。冰箱有四層,每層都放置有十幾瓶礦泉水。冰箱上還貼著“免費飲用”四個醒目的大紅字。
和呂剛的堅持比起來,更讓人欣慰的是大家的愛心也被激發出來了。在他的感召下,身邊的朋友紛紛響應,你一箱他一箱。遠在外地的戰友知道愛心冰箱的事,每年都會轉來200元的紅包。
愛心冰箱運轉3年來,為它“補貨”的還有各界愛心人士。路人們紛紛獻愛心,愛心冰箱的“肚子”里總有源源不斷的礦泉水。截至目前,“愛心冰箱”已對外免費提供冰鎮礦泉水2萬余瓶。
呂剛把自己的朋友圈當成了賬本,誰轉了多少錢、誰送了幾箱水,他或者截屏或者拍照都記錄下來。呂剛說,愛心冰箱不是一個人的行為,而是大家的力量。
本輪疫情防控期間,呂剛的店曾停業一段時間。雖然不允許營業,但是呂剛早上7點就來到店里,把事先準備好的口罩放在店門口的盒子內。然后打開氣泵,拿出機動車輪胎的打氣筒掛在門外。店面大門上寫著“疫情防控期間,暫停營業,如有需要,口罩免費、補氣免費。”
關店期間,如果換做其他人,可能更多地會選擇在家陪陪孩子和愛人,利用這段時間,好好享受一下家庭的溫馨和快樂。可是呂剛早起就從家中出來,在店外放好口罩和打氣筒后,就趕到凡河新區參加志愿服務活動。
有人問他為什么這么做?呂剛說:“軍人就該有軍人的樣兒!”
店鋪恢復營業后,呂剛又像過去一樣把愛心冰箱推了出來。
愛心冰箱雖小,但只要有堅持的決心,就可以書寫一段文明的傳奇。雖然冰箱不會說話,投放的人與享用的人也互不接觸,但這三年來,每到酷暑,愛心冰箱都站在這個街頭,帶給人們清涼,送去人間溫情。
鐵嶺日報全媒體記者郜玉鑫